馬里亞潘·坦加韋盧在比賽中高高躍起。
“感謝我殘疾的右腳”。很難想象,杭州亞殘運會印度運動員馬里亞潘·坦加韋盧(肢殘)因為右腳殘疾而一瘸一拐,卻在賽后感謝“賜予自己力量”的右腳。
不可否認,在有些人的眼里,自身的殘疾是一種不完美。但是在馬里亞潘看來,殘疾的右腳對自己來說具有特別的意義。每次跳高的時候,正是靠著右腳的大腳趾,在觸地爆發的那一剎那,給了自己向著橫桿奮力一躍的力量。年幼時的不幸造成的殘疾,并沒有成為他人生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。相反,在與命運的博弈中,正是體育,讓他找到了自洽的方式,與自身達成和解,最后超越了不完美。
無論是對于健全人還是殘疾人來說,體育的魅力正在于此。受傷后的馬里亞潘并沒有從此意志消沉,他先是愛上了排球,后來因為彈跳能力出眾,教練慧眼識珠,在其指導之下改項專練跳高。肢體的不完美,并不妨礙精神上的完整。體育激發了他拼搏向前的精神,更給予了他精神和物質的回報。通過刻苦訓練,他原本殘疾的右腿上的大拇指,反而成為每次高高躍起的支點。他成為第二位拿過殘奧會金牌的印度田徑選手,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回報含辛茹苦的單身母親,給家里買了一片田,還蓋了一棟新房子。
當開始正視、接納,甚至感謝這種不完美的時候,馬里亞潘就已經躍過了命運的“橫桿”。
杭州亞殘運會上,這樣的運動員還有很多。比如亞殘運會中國代表團輪椅籃球項目男隊隊員秦旭磊(肢殘),10年前得到科比指導的他,今天“站”上了亞殘運賽場?!皫е鴲?,為挑戰而活?!边@是科比當年給秦旭磊的寄語,也成為他在人生中面對種種挑戰時,不斷沖向前的動力。殘疾人運動員們在競技時展示的技巧和力量早已出神入化,但更值得喝彩的,是他們沒有因為殘疾而放棄對體魄、對精神的練習與打磨。
以夢為馬,用最大的力演繹愛拼敢贏的完美心靈。殘疾人運動員在場上拼搏之時,身體的完美與否早已被超越,他們用最富有激情的方式,演繹著人類精神的奇跡。他們的付出和堅持不僅是對運動的熱愛,更是對夢想的追求和對自我價值的肯定。
其實,世界上本就沒有完美之人。生而為人,我們都有這樣那樣、或多或少的缺陷。面對自身的不完美,我們是否敢于正視、心懷感謝、勇于超越?馬里亞潘和成百上千的亞殘運會運動員,給了我們答案。
版權和免責申明
凡注有"浙江在線"或電頭為"浙江在線"的稿件,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浙江在線",并保留"浙江在線"的電頭。